<address id="xnjzj"></address>

<listing id="xnjzj"><listing id="xnjzj"><menuitem id="xnjzj"></menuitem></listing></listing>

    <span id="xnjzj"><span id="xnjzj"></span></span>
      <address id="xnjzj"><nobr id="xnjzj"></nobr></address>
      <address id="xnjzj"><nobr id="xnjzj"><menuitem id="xnjzj"></menuitem></nobr></address>

      <noframes id="xnjzj">

        手機蘭州新聞網

        首頁| 蘭州| 新聞| 政務| 房產| 旅游| 汽車| 教育| 財經| 健康| 公益| 女性| 商業| 企業| 蘭州日報| 蘭州晚報| 全媒體矩陣

        您的位置:網站首頁 > 皋蘭縣> 正文

        春賞花 夏納涼 秋觀葉 冬戲雪 皋蘭什川漸成蘭州“后花園”

        2022-09-01 08:45:55 智能朗讀:

        什川鳥瞰

        豐收的喜悅

        甘肅長征文化旅游紀念館的徽式大門

        每年夏秋時節,很多蘭州人都會迷上一股來自什川的味道——白蘭瓜、白鳳桃鮮翠欲滴,蔬菜可從菜園直通餐桌,而在沒有疫情的時候還能在梨園的露營里深呼吸。這種“味道”被熱捧,很多什川人也就忙了起來。桃農魏生恒一天最忙的時候,摘了250多公斤桃子,雙手都麻了,而這種出貨速度還被嫌棄“慢了些”。

        十年來,什川小鎮已從名不見經傳的鄉村小鎮幻化為大觀園式的蘭州“后花園”。春天千樹萬樹梨花開、夏天蔬菜瓜果齊爭妍、秋天霜葉盡紅果滿枝、冬天舉家滑雪是新寵,有大地深處的守望,也有城市燈火的靚影,四季處處上演著發榮滋長、漸入佳境、萬類天地競自由的鄉村文明盛宴。

        這里,有無限風光

        每年春天,在小鎮什川,“世界第一古梨園”風光旖旎,完美演繹花海奇觀。在這里,每一縷陽光,每一習微風,或是白云鋪灑,百鳥爭鳴,都是一場盛大儀式。那層層疊疊的花香,如夢如幻。從春天開始,5個度假園、107個農家樂相繼開門迎客,梨樹下演繹著一個個暢想人生的美妙故事。

        到了夏秋時節,9423棵百年古梨樹結滿梨子,11萬棵桃樹則結出包括白鳳桃在內的各類水蜜桃,4萬棵蘋果樹也奮力爭取“馳名”標簽。

        果香之鄰,便是另一番山水謐境。黃河奇峽縱橫18公里,一路開山破壁,奔騰而去,演奏著熱情和壯美,那一筆筆獨特刀法可謂驚奇。每逢水流湍急,那些奇峰怪石也顯露出動人表情,或神情肅然、指點江山,或活靈活現、憨態可掬。

        在梨園腹地接受紅色文化洗禮也是一種選擇。甘肅長征文化旅游紀念館除徽式大門外,內部則更為震撼,藏有各類紅色文物上萬件,珍貴資料照片3000余張,各種紀念章1萬多枚。

        什川鎮轄上車、長坡、南莊、北莊、上泥灣、下泥灣、河口、打磨溝、接官亭等村,這些村子風景各異、特色鮮明,不是產梨,就是種菜,或是養羊,不論是駐足近觀,還是放眼遠望,處處都是濃烈色彩和獨特奇遇。

        這里,能穩定致富

        除了風光,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美也在競相生長,那就是品類齊全的各種蔬菜。初秋時節,從上泥灣村高空俯瞰,一片片如盤的大棚在云霧里震撼出鏡,如果要定睛細數,4350座也只是個大概數字。

        視角低一點,就能看見6畝大的一座現代感十足的聯棟智能大棚。其間,全是無土種植,西瓜、西紅柿、南瓜、甜瓜、豆角、葉子菜、草莓都能種,棚內的溫度、水分等多種指標都在實時監測。從這個大棚往四周延伸,皋蘭綠旺科技服務專業合作社共有156戶986座蔬菜大棚正在穩定輸出。原建檔立卡貧困戶蔡世蘭正在自家棚里摘茄子,棚內很熱,她卻干得帶勁,有時候可以從早忙到晚?!笆昵袄щy得很,娃娃上學時要把學費借好,現在靠6個大棚每年能賺八、九萬,也給兩個娃娃在蘭州買了房子,確實好了很多!”蔡世蘭說。

        合作社理事長魏公軍是致富帶頭人。十年來,他從經營自家的幾座竹竿大棚到成立合作社,到成立電商平臺花式買菜和吸引市民采摘,再到將基地打造為蘭州市中小學生研學基地,已帶動235戶原貧困戶穩定增收。

        說到收入話題,魏生恒有點小情緒,稱自己今年的收入不太可觀?!拔医衲暧?6棵桃樹改良,就只有30棵結果子,才賣了2萬多元,再就是梨到時候還能賣1萬多?!鄙宰魍nD,魏生恒又補充道,“今年是個緩沖期,過兩年桃子就多了。不過我還有第二產業呢,加下來還可以?!?/p>

        什川鎮副鎮長陶世偉介紹,該鎮每年能銷售約7.5萬噸蔬菜,銷售額達8300萬元;白蘭瓜總產量約3750噸,銷售額3700萬元;梨總產量約4500噸,銷售額6000萬元;桃總產量約8000噸,銷售額5000萬元;蘋果總產量約9600噸,銷售額2800萬元。

        這里,人居環境美

        這幾天,早酥梨已經成熟,魏周言早上摘過梨后,便急忙前去打開“什川古梨園農耕文化展示館”大門,供游人參觀。這是魏周言自建的博物館,位于陶園街自家院子里,陳列著108種200多件農耕類老物件。

        陶園街位于上車村,在當地名氣不小,出名的原因便是人居環境。走進陶園街,在長1000多米的巷道內,墻壁兩側繪制了什川梨園四季景觀、人物景觀、名人字畫及民族團結一家親圖案,“顏值”極佳,為無垃圾示范街、新時代文明示范街和民族團結示范街。

        由于人居環境美,82歲的音樂家、西北民族大學教授邵永靜便和老伴常在每年4月至10月來此休養,其間義務給當地多個合唱團排練。

        陶世偉稱,這種休養模式給人啟發,政府準備在此開發居家養老式農家樂。

        采訪中,走在碩果累累的陶園街步道上,兩旁的別墅型農家小院風格鮮明,冬果梨和軟兒梨高掛,梨樹下還有幾只羊悠閑覓食,陽光灑下,秋風掠過,樹葉颯颯作響,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圖景。

        而如今,因為在打造全域旅游,什川鎮人居環境均極大提升,村莊和諧、宜居,儼然成了一個越來越有范兒的現代化新農村。

        這里,藍圖很清晰

        記者數次前往采訪,深知什川鎮已實現“春賞花、夏納涼、秋觀葉、冬戲雪”的四季有景目標,但對于未來,什川鎮還有更為清晰的全域旅游大格局規劃,將全力推進鄉村振興。

        下一步,什川鎮將打造“黃河國家文化公園”黃金節點,推出四季特色系列體驗產品,唱響“梨韻什川·樂享四季”旅游品牌,重現“金城古八景”之梨苑花光,打造輻射蘭州市區、蘭州新區、白銀市等旅游景點的陸上旅游線路和蘭州到什川、什川到青城的水上旅游線路。

        具體來說,什川將建成黃河大橋、鄉村旅游產業路、古梨園特色餐飲街區、什川會議(演藝)中心、梨園民宿、古梨園環線小火車、黃河奇峽水上娛樂綜合開發等文旅項目。建設以古梨園保護區為主的核心休閑觀光區;建設以龍山滑雪場、田園綜合體為主的南部運動娛樂區;在泥灣、河口建設以現代農業、農事體驗、田園采摘、教育研學等業態為主的西部休閑農業區;建設以會議中心、景區游客服務中心、生態藝術酒店、景區停車場等為主的北部配套服務區。舉辦梨花節、星空帳篷節等一批精品節會活動和冰雪運動會、山地越野賽等一批體育賽事,開展線上線下、國內國外、淡季旺季,多角度、立體式、全天候宣傳營銷。積極培育10家旅游特色商品開發企業、10家田園綜合體及鄉村度假村。聚焦夜景、夜演、夜宴、夜娛、夜宿,打造10家駐演特色酒吧、30家特色生態民宿、50家特色餐飲小院。

        “我們將努力實現一個目標:到2026年,完成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5A級景區的申報,旅游收入達到10億元以上?!碧帐纻フf。

        總策劃:劉立山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琰 黎曉春 張鵬偉 趙庭那 王英豪 文/圖

        來源: 蘭州晚報

        關閉
        久久久免费观看视频

        <address id="xnjzj"></address>

        <listing id="xnjzj"><listing id="xnjzj"><menuitem id="xnjzj"></menuitem></listing></listing>

          <span id="xnjzj"><span id="xnjzj"></span></span>
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xnjzj"><nobr id="xnjzj"></nobr></address>
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xnjzj"><nobr id="xnjzj"><menuitem id="xnjzj"></menuitem></nobr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<noframes id="xnjzj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