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寧區:黃河北岸生機勃發的新城區
青山北望、綠水相依,借助良好的區位優勢和機遇疊加的戰略契機,連年來,安寧區在19公里黃河北岸挺拔了一座新城區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安寧區在攻堅克難中擔當作為、在搶抓機遇中闊步前行,不斷謀劃產業布局,持續打造桃鄉文化,專注提升民生福祉,在新征程中唱響安寧旋律,一座產業之城、生態之城、幸福之城正迅速崛起。
一座老工廠里面的產業新變革
坐落在安寧區沙井驛片區的中車蘭州機車有限公司,是一家有著近70年歷史的老牌裝備制造企業。在企業的發展中,有過高速發展期間的輝煌,也有過不適應新時代的困惑。從2012年到2022年,10年間,這家公司迎來新的發展機遇。
10年前,在這座老廠的電氣車間,工人們正在用純手工的方式下線布線,完成機車線路、電器件、電氣柜等工作。所有的工作全靠人工技術,沒有現代化和智能化,產出率低,人工成本高。2016年,該企業緊握政策契機,借助全市出城入園項目,優化布局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土地資源有效整合?,F今,高速運轉的新廠區、新工藝、新技術躍然呈現。
“十年間蘭州公司的科技創新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。在10年前的話,我們的專利項目大概只有28項,截至今年為止,我們公司現在總共的專利有258項,授權140項,其中發明專利是19項。這10年間的變化從28到258,是一個飛躍,我們的科技力量現在要比以前要強的多了?!睆拇髮W畢業進入車間的產業工人,到現在掌握企業發展命脈的技術部長,李杉親眼見證了十年時間里中車蘭州機車有限公司的巨變。
他說,從以往的直流機車的維修到現在交流機車的上馬,從營銷額不到5億元到現在的18億元,中車蘭州機車有限公司的變遷也是安寧區產業集聚、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。近日走訪安寧區,記者了解到,10年間,安寧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31.5億元提升到78.87億元,產業帶動效益逐步顯現。
聲名鵲起的一張“桃名片”
金秋時節的安寧堡片區,桃紅梨白,安寧白鳳桃的主產地,指的就是這里。眼下的白鳳桃供不應求。撫今追昔,一顆香甜入口的白鳳桃,成為安寧區的新名片。
“11年以前,我們都是以種植蔬菜為主的,桃子是附帶的。因為那時候的桃子各方面都以零售為主,蔬菜好銷售一點,桃子就算是零售也很困難,所以價格也便宜?!卑矊幈そ值兰t藝村桃農朱宗龍說。
如今,桃子一上市,就被搶購一空。10年來,安寧區通過桃種更新換代、引入精細化種植技術、提升白鳳桃知名度、美譽度等多項舉措,讓白鳳桃走向全國,成了名副其實的“桃鄉”。
打造“桃品牌”,樹立“桃文化”,不僅讓村民們的腰包鼓了起來,也讓生態環境得到了整體改善。10年來,安寧區的發展不僅體現在產業振興、農民致富,人居環境和民生保障也是發展的“重頭戲”。
一座生機勃發的新城區
劉瑞祥老人從1994年開始就不斷拍攝記錄安寧區的城市變革,在他的鏡頭中,這10年的變化特別大,現在的城區可謂是一片生機勃勃、欣欣向榮的景象。
在這位攝影愛好者的鏡頭里,這樣的對比顯得格外清晰。劉瑞祥老人說,10年到20年以來,安寧區城區發展??特別快,現在到處都是30多層的大樓。交通建設方面,現在是四縱八橫,??交通建設也比較顯著。北環路通車以后,安寧??東西路、514公路、北環路這三條公路主干線,??對市民的出行特別方便。還有一個就是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,??安寧514公路以及北環路的城市綠化、道路綠化,??這個都做得比較突出,做得非常好。他說,通過拍攝的照片來看的話,安寧主要是從城市品質的變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
?十年變遷,日新月異 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安寧區不斷補齊發展短板、奮力實現全面進步,安寧區各項主要指標都有了長足發展。來自該區的一組數據顯示,該區地區生產總值從2011年的88.2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60.11億元 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1年的15522元增加到現如今的43841元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11年的44億元增加到168億元,綠化覆蓋率從十年前的36.1%增加到44.1%,創新驅動、民生福祉、生態文明等領域均保持高位增長。
總策劃:劉立山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旭永
版權聲明:
凡文章來源為"蘭州新聞網"的稿件,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蘭州新聞網",并保留"蘭州新聞網"的電頭。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